對于心血管來說,年齡似乎是它邁不過去的一道坎。年齡增大,心血管也跟著越來越脆弱,發生卒中、心衰、心臟病的風險日益增高。
事實上,心血管“崩盤”并非一夜之間。一項35年新研究顯示,它的健康和一生中3個年齡段直接相關。
▲圖源:cinsumeraffairs
心血管“崩盤”的三個階段
近日,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(JACC)》發表一篇綜述,梳理了中青年人冠狀動脈危險因素研究(CRADIA)迄今為止的重要發現。
▲圖源:參考文獻[1]
文章還指出,從健康青年期到中年時期,心血管會跨越不同的健康狀態,主要分3個年齡階段。扎心的是,自成年后,心血管健康狀況就在走下坡路。
一生中,心血管健康的關鍵進程分為以下階段:
▲圖源:參考文獻[1]
第1階段
25歲~45歲,低風險
此時大多數人處于低風險,只有少數人具有極端風險或遺傳風險。
大約5%~15%的人出現了早期疾病,比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亞臨床心血管疾病和肺功能喪失、心臟結構/功能的變化。
這個時期的生活方式會決定心血管未來的風險、生活質量和醫療需求。
第2階段
45歲~65歲,出現亞臨床疾病
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總體面臨著中等風險。20%~40%的人患有亞臨床疾病,3%的人發生臨床事件,認知功能開始普遍下降。
早期生活方式的影響,開始逐漸體現在當前階段心血管健康的風險因素上。
第3階段
65歲后,心血管事件開始出現
此時人們已經普遍面臨心血管風險,醫療需求增加。
60%~80%的人有亞臨床心血管病,15%發生臨床事件,認知功能下降已明顯能測量到。
該階段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概率,主要受到成年期生活影響。
預防心血管病,這樣做才行!
1.
合理膳食
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改善。但是有許多人的飲食并不科學,以為大魚大肉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,其實不然。人的健康狀況不同,飲食也應當有所不同。建議心腦血管病人養成以下飲食習慣。
1、增加纖維膳食
膳食中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。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粗雜糧、米糠、麥麩、干豆類、海帶、蔬菜、水果等,每日攝入纖維量35克—45克為宜。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見食品還有洋蔥、大蒜、香菇、木耳、芹菜等。
▲圖源:aicr
2、多吃魚和魚油
魚油具有明顯的調節血脂功能,能夠預防動脈硬化。大量攝取富含ω-3的魚油可對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預防作用。國際營養組織建議:人們每天攝取2500千卡的能量,相應的應該攝取0.6—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-3脂肪酸。
3、多吃豆制品
大豆里面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磷脂。常吃豆腐、豆芽、豆腐干、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體健康,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。
4、此外應該適當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
脂肪攝入應嚴格限制在每日不超過30克或占總熱量的15%以下。膽固醇攝入量每日應該控制在200毫克—300毫克以下為宜。盡量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品,如動物的腦子、脊髓、內臟、蛋黃、貝殼類(如:蚌)、軟體類(如魷魚、墨魚、魚子)。